出  處: 中國醫藥研究叢刊
出版年度: 2007年
作  者: 馬易世1    蔡金川2
單  位: 1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研究所
2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 高血壓之中醫論治 -- 


摘   要
依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我國十大死因之中和高血壓有直接或密切相關的疾病就佔了一半。因此高血壓不僅是各階層醫護人員,更是一般民眾所應特別重視之問題。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在近代醫學的診治上已有不錯的結果。但因無法確定病因,以及藥物具有不同程度副作用等原因,也致使許多患者無法獲得良好之治療效果。傳統中醫典籍對於高血壓雖無直接對應之病名,但對其相關之論述實乃散落於許多徵候之中。臨床上中醫對於高血壓相關疾病之證型分類,常見的有肝陽上亢、肝火熾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陰陽兩虛、痰濁阻滯、衝任失調與瘀血型等。經由中醫個人化的施治與整體性的辨證思路,加上近幾年來中醫在證型科學化的努力,往往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也可降低高血壓對相關器官之損害。
關鍵詞:高血壓、中醫、辨證論治、科學化
 

前   言
依衛生署衛生統計資料,民國九十三年,我國之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肺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自殺及自傷和高血壓性疾病[1]。而在這十種疾病之中,和高血壓有直接或密切相關的疾病就佔了一半。因此高血壓不僅是各階層醫護人員,更是一般民眾所應特別重視之問題。
 
一、高血壓之定義
成人血壓正常之定義為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低於或等於140mmHg,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低於或等於90mmHg。而高血壓之定義為”動脈血壓的持續升高”,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高血壓係指收縮壓等於或高於160mmHg,或舒張壓等於或高於95mmHg。而當血壓介於正常及高血壓之間者,則稱之為邊際性高血壓(borderline hypertension),亦可歸屬於輕度高血壓之一部份。然而在評估是否罹患高血壓時,仍應考慮患者年齡、性別、種族與測量時間等之差異[2][3]。
 
二、高血壓之流行病學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美國,幾乎每四個成人之中便有一人罹患高血壓[2]。而在台灣,高血壓之死亡率在過去有逐年升高的趨勢。在1970年代,高血壓位居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之第九位,而在1984年躍升至第五位。接著由於高血壓防治計畫的推行,其於1989年下降於第七位,1992年下降於第九位,1999年再退居於第十位[4]。
另外,台灣地區高血壓之流行率在50歲前以男性較高,50歲後則以女性較高。以區域性而言,其盛行率以漁村為最高,農村次之,而都市地區最低。另外,原住民的流行率病不亞於都市居民[4]。
 
三、高血壓之分類與病因
依病因,高血壓可分成兩類,一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一為繼發性高血壓。其中,原發性高血壓之原因雖然不明,卻佔了所有病例之95%。而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則有許多,如1.結構性原因,如主動脈窄縮(Aortic coarctation);2.腎臟性原因,如腎實質病變與腎動脈狹窄;3.腎上腺性原因,如原發性高醛固酮血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與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以及4.其他如高血鈣、酗酒、使用雌激素、神經疾病與甲狀腺毒症(Thyrotoxicosis)等[2]。
 
四、高血壓之西醫治療
對於發病原因不明之原發性高血壓,西醫治療的目的在於降低患者罹患中風、心血管與腎臟疾病的機會。故需建議患者調整生活型態,如少喝酒、戒煙、減重、多運動與減少鹽分攝取等。而相關的藥物治療則包括ACEI、β-Blocker、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與利尿劑等。而對於少數可找出明確原因之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針對引起高血壓之疾病來治療[2]。
雖然近代醫學在高血壓的診治上已有不錯的結果,且西醫降壓藥也有作用迅速、機轉清楚且療效確定的優點,臨床上亦能顯著改善高血壓病的預後。然而無法確定病因,以及藥物具不同程度之副作用等原因,卻也致使如許多患者之治療無法獲得良好之效果。
 
五、中醫對高血壓之文獻探討
有學者對多例高血壓病患者的症狀進行統計分析,其中高血壓病的症狀以眩暈為主,佔39.3%。而頭痛、頭脹者佔30.1 %,心悸、失眠者有16.2%,而腰膝酸軟者有9.5 %,肢體麻木有4. 8%等[5]。
然由於中醫與西醫對於疾病之觀念與剖析方式不同,故傳統中醫典籍對於高血壓病名並無直接對應之病名。但是高血壓所表現之臨床症狀,如頭痛、眩暈、心悸、失眠、項強、胸痛、胸悶,乃至口眼歪斜與半身不遂等心、腦、腎損害之症狀在中醫典籍中早有記載,例如眩暈、頭痛、怔忡、胸痹、水腫、陰水等病症[6]。因此中醫對於高血壓之相關論述實乃散落在許多徵候當中,並對其疾病本質的陰陽虛實也有詳實的論述,由此可見中醫學對高血壓與相關疾病已有深度認識與治療見解。
其中,中醫典籍最早對高血壓相關症狀的描述源自於《內經》,其提及「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一句便提示了肝風的病因。而「腎虛則頭重高搖」與「上虛則眩」等句也指出與腎虛、肝陽上亢之關係。其他的諸如《金匱要略》:「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證治匯補》:「驚悸者,忽然若有所驚,惕惕然心中不寧,其動也有時」、《臨證指南醫案》:「頭為諸陽之會…厥陰風火,乃能逆上作痛」等[6],也都豐富了中醫對高血壓與相關症狀的認知。
 
六、中醫對高血壓之病因病機
高血壓之中醫病因有情志失調、內傷虛損、飲食失節、年老體弱等。而病機則有因虛、實、內因、外因等進而導致陰陽平衡失調,且與肝、腎兩臟關係較為密切。在其發病初期多為實證、熱證;而病程日久則可致使肝、脾與腎等臟出現虧虛之現象。另外,青壯病人常表現為邪盛,以標實為主;而老年、病後則以虛證為多見。
綜觀多數學者對高血壓的中醫論點,本病應屬本虛標實之證;肝、腎、心、脾正氣虛為本,而風、痰、氣、火邪氣盛為病之標。標本互為因果,風、痰、氣、火相兼為害。從本虛方面看,以肝陰不足、心脾兩虛及腎虛為常見,肝陰不足,則肝陽上亢,使人肝風內動,風陽上擾;心脾兩虛,則血不上榮,氣血不能上奉於腦;腎虛,髓海不足,則可使人腦轉耳鳴,頭暈目眩;脾虛則致痰濁上犯。從標實方面看,以情志失調、肝陽過亢、心肝火盛、暴飲暴食為常見。情志失調等皆可傷及心肝脾腎致化火生風,挾痰上擾,或肝陽過亢,心火暴甚,飲食不節,傷及脾胃致中運不健,成為生痰之源。
七、中醫對高血壓之辨證論治
高血壓雖以陽證為多見,因此清熱瀉火、平肝潛陽、滋補肝腎為常用之法。然由於脾氣虧虛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情況也不少見。另外,病久亦有陰陽俱虛的結果。所以臨床上高血壓病的治療不可一味地從陽論治,仍應注意權衡病人的個別性[7]。
高血壓之分型,常見的有肝陽上亢、肝火熾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陰陽兩虛、痰濁阻滯、衝任失調與瘀血型[8][9]等。治法仍本《內經》“亢則害承乃制”、“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以及“益火之源,以消陰霾”等原則來治療[10]。
 
以下為常見的證型與治方:
1.肝陽上亢型:症見眩暈、頭脹痛、急躁易怒、夜臥不寧、口乾苦、舌邊尖紅、苔白或黃、脈弦有力等為特點。治宜平肝潛陽,方如天麻鉤藤飲、羚羊角散等。
2.肝火熾盛型:症見眩暈、頭痛、目赤、面紅、口苦口渴、便秘溲黃、舌苔黃燥、脈弦數等為特點,治宜清肝瀉火。方如龍膽瀉肝湯、瀉青丸、安宮牛黃丸等。
3.肝腎陰虛型:症見眩暈、頭痛、耳鳴健忘、腰膝酸軟、精神不振、心悸失眠、夜夢遺精、盜汗、舌紅嫩少苔、脈弦細細或細數等為特點。治宜滋腎柔肝,方如知柏八味丸、杞菊地黃丸等。
4.脾腎陽虛型:症見眩暈、耳鳴、腰酸怕冷、肢冷便溏、陽痿、舌質胖嫩、苔白、脈細弱等為特點。治宜溫補脾腎,方如濟生腎氣丸、真武湯等。
5.陰陽兩虛型:表現為頭暈眼花、腰酸腰痛、耳嗚、陽痿、遺精、夜尿多、自汗或盜汗、舌淡紅或嫩紅、苔白厚或薄白、脈虛弦或緊或沉細尺弱等為特點。治宜補肝、益腎、潛陽,方如金匱腎氣丸等。
6.痰濁阻滯型:症見眩暈、頭痛、胸悶泛惡、痰多、胎白膩、脈滑等為特點,治宜袪濕化痰。若痰濁鬱而化熱,症見心煩、口苦、苔黃膩等為特點,治宜清熱滌痰。痰濁阻滯型常見於形體肥胖者。方如吳茱萸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等。
7.衝任失調型:症見眩暈、頭痛、時輕時重、急躁易怒、腰痛腿酸等為特點。治宜調和衝任,方如二仙湯等。本型常見於更年期婦女。
8.瘀血型:症見眩暈、頭痛、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弦澀等為特點。治宜活血化瘀,方如血府逐瘀湯等,亦可配合理氣、益氣或溫陽等法。
 
八、中醫藥治療高血壓之優勢
1.改善高血壓患者之症狀:
臨床上一些高血壓患者,即使以降壓西藥使血壓達到正常範圍,但如頭暈、乏力、心煩、急躁、失眠等症狀未見明顯減輕。此時配合中醫個人化的施治,常能達到症狀消除而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促進治療效果。
2.降低相關器官之損害:
治療高血壓的目的不僅在於降低血壓本身,還在於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中醫整體性的辨證思路,是以患者的全身狀況為考慮,找出疾病的深層病因,故可一定程度地降低高血壓相關器官之損害。
3.運用非藥物療法預防和治療:
對於一些輕度且無明顯心腦腎病變之高血壓患者,現代醫學的治療仍主張採用非藥物之療法,其內容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減少鹽分攝取、體重控制、規律運動等。此時若再加上中醫之針灸療法、飲食療法、氣功療法與心理療法等應可取得更好的效果[9]。
 
九、高血壓辨證之現代研究
1.與血壓高低的關係
王培興[11]依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高低將高血壓分為三型,如收縮壓高於160mmHg以上者,歸納為肝鬱型。治以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湯加減;而舒張壓高於95mmHg者,歸納為腎虛型。治以杜仲丸合六君子湯加減;收縮壓與舒張壓都在正常範圍或偏低,且壓差小於30mmHg者,歸納為五臟俱虛型。治以左歸丸合歸脾湯加減。
2.與血管活性物質的關係
張臣等人[12]的研究指出,高血壓各證型較正常對照組之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內皮素明顯增高,而NO明顯降低。且中醫各型間內皮素值有肝陽上亢型<陰虛陽亢型<肝腎陰虛型<陰陽兩虛型的表現。另NO值則有肝陽上亢型>陰虛陽亢>肝腎陰虛型>陰陽兩虛型的現象。而陳健等[13]研究發現,腎性高血壓患者在陰虛和陰陽兩虛組之PGE1、PGF2增高,其中以後者明顯且與cAMP呈明顯正相關。
3.與血脂濃度的關係
劉麗萍[14]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證型的高血壓患者其血脂濃度較健康組為高,且以肝火亢盛和陰陽兩虛證型為最高,與陰虛陽亢型相近並明顯高於痰濕壅盛型。其他如肥胖相關指標在各證型患者均明顯高於健康組,其中肝火亢盛型和陰陽兩虛型之指標最高,且明顯高於痰濕壅盛型組。而張建麗等人[15]之研究指出,高血壓與血脂異常有著密切的關係。研究亦發現高血壓與中醫辨證分型的關係,在TG升高在肝陽上亢型最明顯,HDLC降低在痰濁中阻型最明顯,而TC及LDLC升高在各組間並無明顯差別。
4.與心率變異性的關係
姜奧[16]對正常人及不同證型高血壓患者進行動態心電圖和心率變異性之研究。其結果是心率變異依次為正常對照組>肝火亢盛組>痰濕壅盛組>陰虛陽亢組>陰陽兩虛組。故此研究證明中醫不同證型與心率變異之關係。
5.與自由基的關係
楊利軍等人[17]分別測量肝陽上亢、陰虛陽亢、陰陽兩虛、痰濕壅盛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之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指標和血清SOD活性。結果表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紅細胞免疫黏附功能較正常人低下,血清SOD活性代償性增高。而在不同中醫辨證分型中,虛證組紅細胞免疫功能低於實證組。另顧文聰[18]等觀察不同證型高血壓患者的LPO和細胞SOD含量,結果表明陰虛陽亢證高血壓患者的血漿LPO明顯高於正常組和非陰虛陽亢組。同時,陰虛陽亢組的SOD含量顯著低於非陰虛陽亢組。
6.與血液流變學的關係
吳奕強等人[19]研究表示,高血壓於中醫各證型間之血液流變學變化顯示肝陽上亢>陰虛陽亢>正常對照>肝腎陰虛>陰陽兩虛,兩兩比較亦有顯著性差異。
其他的相關研究[20]包括:血管加壓素II、正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素在肝陽上亢組證型較高。其他尚有心肌耗氧指數、P波終末電位、大腦中動脈平均血流速度等亦較高等。另外在血瘀證者表現出ET升高、6-K-PGF1α降低和TXB2濃度升高等研究。
 
結   語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在高血壓的診治上有較大的突破,也顯著地改善了高血壓病的預後狀況。但由於高血壓病不單是血液與血管方面的異常,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對心、腦、腎等相關器官的潛在損害。臨床上,甚至即使有效地控制血壓,但其所造成心腦血管的損害仍沒有最終得到解決,進而導致治療失敗。因此高血壓的治療目的不僅在於控制血壓,更要重的是預防和降低併發症之全面性治療,而這種觀點與中醫的整體性與個人化治療觀念是相符合的。
另加上有95%以上之高血壓患者且其發病原因尚不清楚,這也導致了對症治療無法徹底解決高血壓與其併發症的問題。因此,積極運用中醫理論,用中醫、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高血壓病,並加上調整患者生活型態,如戒煙、戒酒、減輕體重、保持心情愉快與平和、保持排便通暢與避免受涼等,才能使高血壓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療結果。
 
 
參考文獻
1. 衛生署衛生統計資訊網
2. Craig Frances等:Saint-Frances各科門診醫學-評估、診斷、檢查與治療。合記出版社,民 
     國94年;pp.110-117
3. 高血壓-偵測、控制與治療流程指引。行政院衛生署,民國85年
4. 台大內科學講義第三版。橘井文化,民國90年;pp.106-123
5. 張欽強:高血壓病中醫診療進展。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7卷127期,pp.4
6. 林昭庚: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
7. 付亞龍、侯宇堯:高血壓病中醫診治談。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5年第11卷第11
    期,p.842-843
8. 余明哲、朱忠春:高血壓病中醫論治。國興出版社,民國90年
9. 趙家勇:中醫治療高血壓病的思考。醫學信息,2005年第18卷第11期,p.1572-1573
10.王興燕等:中醫治療原發性高血壓36例臨床体會。新疆中醫藥,2005年第23卷第1期,
      p.16-17
11.王培興:中醫對高血壓病的辨證防治。遼寧中醫雜誌,2006 (33)1,p.74-75
12.張臣等:不同中醫證型高血壓病血漿ET和血清NO的變化。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04年
     第18卷第6期,p.508-109
13.陳健等:高血壓病中醫辨證分型與ET及TXA2- PGI2關係。四川中醫,1999年,p.10
14.劉麗萍:不同中醫證型高血壓患者血生化指標與肥胖相關因素的差異。中國臨床康復,
    2006年第10卷第15期,p.12-13
15.張建麗,葉德平:高血壓病血脂異常與中醫辨證分型關系探討。河北中醫,2005年第27
    卷第4期,p.264-265
16.姜奧:高血壓病不同中醫證型與心率變異相關性的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5年第3卷第1期,p.31-32
17.楊利軍等:不同中醫証型高血壓患者機體紅細胞免疫功能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
     關性研究。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年,p.1676-1677
18.顧文聰等:高血壓病陰虛火旺證自由基代謝的研究。中醫藥信息,1990年,p.28
19.吳奕強等:高血壓病血液流變學變化與中醫辨證分型的關系。新中醫,1994年第3期,
     p.10-11
20.胡嶸:
高血壓病中醫證型的現代醫學研究進展。江蘇中醫藥,2004年第25卷第7
    期,p.56-58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