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處:中國醫藥研究叢刊

出版年度:中華民國9812 28

作  者:張成國

單  位: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胃潰瘍中西醫如何防治

 

   

阿國中醫診所

 

   

 

    胃潰瘍是因為胃黏膜出現破洞或裂痕,也常發生在食道或是十二指腸。其病因是由幽門螺旋桿菌、胃酸、或由於壓力、飲食、酗酒等所引起的。西醫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有制酸劑、組織胺抑制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抗生素等。若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須服用三合一藥物治療。胃潰瘍在中醫屬於『胃脘痛』、等範疇,在治療上依中醫理論加以辨證分型診治。治療法則以扶正袪邪,是其標本虛實情況而分治之,或配合針灸治療。又規律運動和飲食的調控是防治胃潰瘍的最佳方法。

 

關鍵詞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中醫理論辨證分型、針灸

 

  

 

  

   

    隨著工商業的發達,生活節奏的加快;或因受失業放無薪價之苦;地震水災,受家園破碎生離死別之慘。受到沉重之心理壓力,致內心焦慮不安;或因生活無常,暴飲暴食,使胃潰瘍的發病率有增加之趨勢。目前西醫對胃潰瘍之臨床診斷方法是利用胃鏡檢查,其治療主要以抗炎抗痙攣(止痛) 保護胃黏膜及抑制胃酸等治療法。由於胃潰瘍之病因繁雜病程長且極易復發等特點,所以單純以西醫治療在防治上有某種侷限性和片面性。而中醫以悠久傳統臨床之累積經驗,運用中醫辨證論治在胃潰瘍之臨床治療獲得相當程度之療效

胃潰瘍在中醫屬於「胃脘痛」「吞酸」、「嘈雜」等範疇。中醫治療胃潰瘍是以八綱、臟腑、病因病機等整體辨證論治為其特色。其防治,在臨床上除了中醫藥治療之外,以求其更理想之療效。

 

   

I、西醫如何防治胃潰瘍

.產生的原因

胃潰瘍是因為胃黏膜出現破洞或裂痕而引起,除了胃部之外,潰瘍也常發生在食道(喉嚨與胃中間的一個小管),或是十二指腸(小腸的上半部)。胃潰瘍病細菌論目前已得到證實。俄羅斯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在胃裏並不會死掉,因為它能分泌出一種可以中和鹽酸的酶素,而且可以在含酸最少的胃幽門處的黏膜上自由自在地定居下來。所幸的是,並不是所有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人都會得病。因為這些潛在的胃潰瘍病人中,各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常用煙、酒和暴飲暴食來折磨自己的腸胃系統,並且心情時常處於焦慮之中,這些人實際上是在幫細菌的忙,因為胃黏膜損傷得越厲害,幽門螺旋桿菌就生活得越順利。
其他致病因素主要包括:

1.壓力。

2.抽煙、酗酒。

3.胃酸過多。

4.胃壁黏液太少,無法保護胃部。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本病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感染所導致的病症。本病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於1988年由學者MarshallWarren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體檢測分離出來的。此後HP相關性疾病受到世界各國學者的討論。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常為S形或弧行彎曲的細菌,長2.5~4.0 ,寬0.5~1.0μm,在電子顯微鏡下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菌體作螺旋形彎曲的細菌,HP感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有密切相關。Marshall Warren發現消化性潰瘍和HP有關及其機理,榮獲2005年生理醫學諾貝爾獎

.胃潰瘍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胃潰瘍很容易治療。如果是細菌引起,抗生素(配合其他藥物)就可以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有時亦會引起胃炎,造成有噁心、嘔吐、上腹疼痛等類似消化不良的症狀。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炎症狀幾乎和暴飲暴食或飲食油膩過度所引起的結果一樣。醫生也許會開一些制酸劑的藥來治療輕度胃炎,但如果是細菌引起,則會用到一些抗生素。胃炎不妥善治療的話,將會進一步惡化導致潰瘍、出血甚至穿孔等嚴重後果。若服用阿斯匹靈、ibuprofen和其它他非類固醇的消炎藥,會使胃炎的症狀更加嚴重。
.藥物治療:

制酸劑、乙型組織胺抑制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抗生素等。若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須服用三合一藥物治療一至兩周。潰瘍是腸胃道的黏膜被酸性胃液破壞,這種情形在胃液分泌較多,或是黏液較少、黏膜較脆弱的時候就會產生。正統的西方醫學,傳統上都以奶類品及制酸劑的藥來治療胃潰瘍。牛奶喝得越多,胃酸越高,以牛奶保胃須三思。可是,想要知道這種治療法在短暫減輕胃痛之後究竟有沒有用的研究人員發現,奶類品並不會改善胃潰瘍,事實上還會經常使情形變得更糟。牛奶裏確實有鈣質能中和胃酸而提供短暫的緩解,但是他們發覺,牛奶實際上會增加天然酸的分泌,而更加損傷胃及十二指腸的黏膜。

很幸運的,有些食物可以中和多餘的胃酸而不會刺激它的分泌。如高麗菜、甘藍菜類,含有一種在治療胃潰瘍方面非常有效的物質-有時甚至被稱為「維他命U--這種物質不會儲存在身體裏,因此患有胃潰瘍的人,應經常而有規律地吃這些蔬菜。吃東西時細嚼慢嚥,在治療及預防胃潰瘍方面也非常重要,因為人的唾液是弱鹼性的,它的作用有如一種緩衝劑,能保護十二指腸及胃的黏膜,使其不致變得太酸。吃東西狼吞虎嚥的人,等於不自覺地在招惹胃潰瘍。

Π、中醫如何防治胃潰瘍

胃潰瘍在中醫屬於『胃脘痛』、『吞酸』、『嘈雜』等範疇。從中醫角度來看,胃潰瘍病位在胃,與肝脾關係密切。中醫治療胃潰瘍的特色是採多方位綜合治療,首先區分是潰瘍活動期、癒合期或疤痕期(緩解期),一般而言活動期著重清熱袪濕、和胃止痛,處方以半夏瀉心湯、烏貝散、川七、白芨、蒲公英加減;緩解期則著重健脾和胃,併參照辨證分型處方。一般而言胃潰瘍臨床常見的證型包括:
. 肝胃氣滯型:

好發於個性容易緊張、動不動就發怒的人,通常表現胃脘氣脹疼痛或攻撐作痛,噯氣頻作,每因煩惱鬱怒而作痛,時伴有排便不暢,舌邊略紅,苔薄白,脈弦;治宜柴胡疏肝散、雞內金加減。針刺內關、足三里、中脘、上巨虛、五柱穴、公孫等穴。

.胃熱熾盛型:

喜歡吃辛辣燒烤炸物或常喝烈酒抽菸,容易導致濕熱中阻型,臨床症狀有胃脘痛兼灼熱感,嘈雜,口乾而苦,小便黃,大便不暢,舌偏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半夏瀉心湯加減。若是因長期情志不暢,肝氣鬱滯化熱則易形成肝胃鬱熱型,表現出胃灼熱痛,痛勢急迫,泛酸嘈雜,煩躁易怒,口乾苦喜飲,大便燥結,舌紅苔黃乾,脈弦數;治宜左金丸、雞內金加減。針刺內關、足三里、

上巨虛、中脘、內庭、天樞等穴。

.瘀阻胃絡型:

久病入絡,氣滯或氣虛血瘀甚至因瘀出血,表現特點是胃痛較劇,痛如針刺或刀割,痛處固定,拒按,或見吐血、解黑便,舌質紫暗或夾瘀點,脈澀;治宜失笑散合丹參、雞內金、川七、延胡索化瘀止痛或白芨、仙鶴草溫中止血。針刺內關、足三里、中脘、血海、胃俞、膈俞等穴。
.胃陰虧虛型:

胃熱鬱火日久耗傷胃陰,臨床表現胃隱隱作痛,灼熱不適,食量減少,口燥咽乾口渴,大便乾燥,舌紅苔少,脈細數;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針灸內關、足三里、中脘、三陰交、五柱穴、胃俞、脾俞等穴。
.脾胃虛寒型:

平常喜歡吃生冷的東西,久而久之阻礙正常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或體質虛弱或操勞過度或久病, 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寒從內生,表現出胃痛綿綿,空腹較厲害, 嘔吐清水,吃熱的東西則會較舒服,同時伴有精神倦怠、四肢無力,食慾減退,手腳冰冷,容易拉肚子,舌淡苔滑,脈沉緩弱;治宜黃耆建中湯合香砂六君子湯、理中湯、雞內金加減。針灸內關、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氣海、關元、灸五柱等穴。

總之中醫診治特點是依照每個人不同的臨床症狀及舌象、脈象表現,先歸納作辨證分型,根據證型來處方用藥,找出最符合患者所需的中藥或針灸穴位來治療;另外中醫很著重按摩、食療、運動養生等調理,門診中我們會教導患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或在家做簡易的穴道按摩、或透過運動方法學習放鬆自己,以保持身心平衡。胃潰瘍患者的日常生活保健。《內經》載:“治病莫如防病,防病必須養生,養生方能長壽。養生是傳統醫學的獨特保健療法。「胃腸病三分治七分養」,胃潰瘍病程長、復發率高,患者必需注意飲食應定時定量、進食宜細嚼慢嚥、少菸酒、少刺激性難消化食物。古人說:“養生莫善于動”,胃潰瘍患者生活要有規律、睡眠充足、配合適當的運動,注意動靜結合,根據身體情況適度活動,可以通暢血脈,幫助消化,有助於疾病痊癒。此外常保樂觀開朗心境,配合醫師處方治療,才能提高治癒率避免再發

 

   

    胃脘痛,其名始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凡屬本臟所生的病,為舌根疼痛,身體不能動搖,食即作嘔,胃脘疼痛,腹內作脹,屢屢噫氣。在臨床治療上依辨證分型,凡是實證就用瀉,虛證就用補法;是熱證用針灸治療速刺法,寒證需要留針;是精氣不足而脈陷下的,可用灸法。胃潰瘍(胃脘痛)雖早在黃帝內經就有論述,但在中醫論治分型上各醫家均未能獲得一致之診斷標準。有學者提出胃酸不是炎症變成胃潰瘍的誘因,而是炎症變成胃潰瘍的結果。有學者探討胃脘痛中醫辨證分型與胃酸功能關係分析之研究報告指出;食積胃滯、胃陰不足、脾胃虛寒等證為主的患者中胃酸分泌量有下降現象;但以肝胃氣滯、肝胃鬱熱等實證為主的患者中胃酸分泌量較高。可推測虛證中出現腹脹、納差等症狀多與胃酸分泌功能下降有關,此與西醫診斷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不足甚至闕如之觀點似乎一致。因此中醫藥及針灸對於胃潰瘍治療的療效雖獲肯定,但臨床上有待於進一步深入且廣泛研究,以嘉惠國民健康。 

 

參考文獻

 

1.程顯丹等.胃潰瘍的中醫辨證分型與西醫診斷的關係。中醫藥學刊2006;Vol 

  24,No.5.885-886

2.Marshall B. Helicobacter Pylori-a Nobel persuit. J. Gastroenterol. 

  2008; Nov.22,895-896.

3.陳九如 黃帝內經素問靈樞今義.1963; pp 108.

4.朱敬恆等. 中藥治療胃潰瘍機理研究.實用醫學進修雜誌.2004;32.

59-60

5.韓立民. 胃脘痛中醫辨證分型與胃泌酸功能關係分析.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08;No.3.539-540

 

 

 

 

 

 

 

 

 

 

 

 

 

諮詢專線:886-2-2826-4071#310 ∣ 傳真:886-2-2823-4326 ∣ 郵政劃撥帳號:19122421 ∣ eMail:ctmd01@gmail.com